1. 小吳哥窟主要景點簡介
正確的說法是吳哥窟或者莫高窟,沒有莫哥窟。吳哥窟的旅游景點很多,主要是以吳哥寺為代表的廟宇類建筑。垍頭條萊
吳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筑,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頭條萊垍
吳哥窟的景點主要有吳哥寺、塔普隆寺、崩密列、女王宮、巴戎寺、周薩神廟、巴肯山、高布斯濱等。萊垍頭條
2. 吳哥窟的景點
吳哥窟是泰國的一處佛教歷史名勝古跡,是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萊垍頭條
3. 大吳哥窟主要景點簡介
不是,是柬埔寨的景點。
4. 吳哥窟是哪個地方的景點
吳哥窟是東南亞國家柬埔寨著名景點條萊垍頭
5. 吳哥窟介紹
吳哥窟全部古跡距今約860多年歷史,吳哥窟建于12世紀,是蘇利耶跋摩二世皇帝建造。條萊垍頭
吳哥窟的整體布局是由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郁郁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墻環(huán)繞,綠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吳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須彌山金字壇。頭條萊垍
6. 吳哥窟旅游
柬埔寨王國,通稱柬埔寨,舊稱高棉,位于中南半島,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老撾交界,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南部則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領土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huán)繞,中部為廣闊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
柬埔寨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早在公元1世紀建立了統(tǒng)一的王國。
柬埔寨是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成員國,經(jīng)濟以農(nóng)業(yè)為主。
暹粒市是柬埔寨暹粒省的首府,古跡吳哥窟、大吳哥位于暹粒市北郊。暹粒河從暹粒市流過,河流兩旁,星級酒店林立。暹粒市人口大約14萬人,大部分信奉佛教。這座小城與喧囂的金邊相比,顯得安靜而毫不起眼。令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對暹粒趨之若騖的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吳哥窟。
金邊(Phnom Penh),是柬埔寨的首都,面積370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數(shù)年的戰(zhàn)火后寧靜下來的金邊,掩藏不住她神秘而迷人的風姿。殖民時代法國風格建筑物遺跡散落在金邊城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極富民族風情的大街上涌動。每到周六和周日,金邊城區(qū)河邊一帶,更是生機勃勃。這里沒有亞洲其他城市的嚴重污染,金邊的魅力就在于這里繁茂的林蔭大道、具有殖民色彩的建筑物和穿著橙紅色長袍的僧侶等。
馬德望
作為柬埔寨華人最多的城市,這里還保留了相當完整的法國殖民時代的痕跡,坐上絕跡已久的竹火車,看一場唯美的峽谷日落,你會發(fā)現(xiàn)除了吳哥窟外,柬埔寨這個神秘的國度還有另外的一面。
西哈努克市Krong Preah Sihanouk
西哈努克城,位于柬埔寨西南海岸線上,是柬埔寨最大的海港,同時也是柬埔寨國內(nèi)比較重要的旅游城市,與首都金邊和吳哥齊名,是柬埔寨著名的三大旅游勝地之一。西哈努克市擁有椰林樹影、水清沙幼和未經(jīng)規(guī)模性開發(fā)的原始島嶼,不僅吸引著外國游客爭相前往,也是柬埔寨富人的度假天堂。沙灘上頂在頭上販賣各種小吃的柬埔寨姑娘和悠閑玩耍的柬埔寨小孩也為這里增添了獨特的風景。這里,可以吃到各種最新鮮的海產(chǎn)品,沙灘上就有現(xiàn)烤的魚蝦,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沿著海岸線向北,漁村和漁船廠成為這里的另外一道風景線。
崩密列
不知道為什么沒有好好保護一下,這的建筑都已經(jīng)被毀壞的很嚴重了,如果長期這樣下去,以后我們看到的也就只剩下一堆爛石頭了。
這的雕刻藝術可以稱之為世界上非常美的雕刻了,還有那個宮殿都是紅色的,看上去真漂亮,給人無限遐想,怪不得這個景點獲得這么大關注。
柬埔寨雖然地處東南亞,但卻是一個異類:河鮮為主而不是海鮮為主,菜色偏甜而不是大多數(shù)東南亞國家的辛辣,這注定了柬埔寨的美食獨特而更容易被人適應。扒蝦丸、素菜、熏魚、滑蛋蝦仁等是柬埔寨的名菜,而放入蔥姜蒜之類調料直接將新鮮蔬菜涼拌成菜的“涼拌菜”更是不得不體驗的柬式大餐。當然,除了這些“正式常規(guī)”的菜色外,這個古老神秘的國度也不乏“油炸毒蜘蛛”這種驚悚刺激的小吃,對于喜歡刺激探險的朋友,是一道豐盛大餐。
柬式春卷
醬汁炒牛肉
柬式火鍋
7. 吳哥窟景點介紹
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筑。是柬埔寨的著名景點。條萊垍頭
8. 吳哥窟景區(qū)介紹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天王苻堅時期,后歷經(jīng)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莫高窟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后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2019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單位聯(lián)合攝制的大型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首映。紀錄片以亞洲文明對話為題材,向人們展現(xiàn)了不同文明之間命運相通、文化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lián)。
2020年2月,為致敬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景區(qū)在恢復運營后,對全國所有醫(y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20年底。5月10日,莫高窟恢復開放。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國時期,據(jù)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一書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尊路經(jīng)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xiàn)萬佛,于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法良禪師等又繼續(xù)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后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另有一說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tǒng)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fā)展較快。
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安史之亂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閉嘉峪關,使敦煌成為邊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設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衛(wèi),并從甘肅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衛(wèi)為敦煌縣,敦煌經(jīng)濟開始恢復。莫高窟開始被人們注意。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發(fā)現(xiàn)了震驚世界的藏經(jīng)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藏經(jīng)洞文物發(fā)現(xiàn)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藏經(jīng)洞文物,致使藏經(jīng)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僅有少部分保存于國內(nèi),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