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沔陽花鼓戲
沔陽花鼓戲,俗稱花鼓子,中路花鼓戲。清道光年間起源于湖北沔陽州,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湖北省江漢平原一帶備受觀眾喜愛的傳統(tǒng)戲曲劇種。在民間,盛傳著“聽了花鼓戲的喲喂喲,害起病來不吃藥”的美譽。
2、天沔花鼓戲
天沔花鼓戲又稱沔陽花鼓戲,荊州花鼓戲,是一種湖北的地方傳統(tǒng)劇種。誕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門、沔陽一帶,這一帶平原遼闊 ,湖 港交織,歌天沔花鼓樂一起千人應和,是古楚文化的腹地。荊昔稱"花鼓子"。
湖北三月三的來歷和風俗?
湖北三月三的來歷和風俗源自于“上巳節(jié)”?!吧纤裙?jié)”原指陰歷三月上旬巳日,因為冬去春來,氣溫明顯上升起來,古人相信在這一天去水邊用水來潔凈身體,會滌除穢污和不祥,稱之為“修禊”。
后來,在曹魏時把它固定為每年農歷的三月三日,并把原來的“修禊”進一步演變成為到水邊宴飲,到郊外春游的節(jié)日,在民間影響頗廣,深受人們喜愛并一直延續(xù)至今,這就是三月三的來歷和風俗的由來。
其實,“三月三”不單單是漢族的節(jié)日,其它各少數民族,如壯族、苗族、瑤族、侗族等等民族的人們,也都會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盛大活動及聚會。特別是青年男女,穿著本民族的節(jié)日盛裝,紛紛走出家門進行山歌、舞蹈等一類的慶祝聚會活動。
尤其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已把三月三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當成法定節(jié)日,進行旅游推介,吸引了大量游客過來觀光旅游,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
三月三的節(jié)日習俗?
農歷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重要節(jié)日有: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布洛陀祭拜、歌圩節(jié)。習俗有:1、廟會盤古開天辟地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說之一。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城南15公里處的盤古山,是傳說中盤古開天辟地、造化萬物的地方。盤古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世界的神話流傳久遠,據歷史資料顯示,泌陽至少從南北朝時期就興起了盛大的拜祭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的盤古廟會,都有數十萬之眾從四面八方趕來,祭拜人根之祖---盤古、并藉此機會為親朋祈福。2、宜豐牛噓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潭山鎮(zhèn)一帶都要舉行傳統(tǒng)“三月三”物資交流大會(當地方言稱牛噓,即傳統(tǒng)牛交易會),來自上海、湖南、湖北、南昌、上高等省內外二百余商家共萬余人參加了有著三百多年歷史傳統(tǒng)物資盛會。每次物資大會都會有商品、土特產、種子、耕牛、花卉、書畫、娛樂等七大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