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時對于少數(shù)民族,有東夷西狄,南蠻北戎”之說。
宜賓古稱戎州,應(yīng)當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聚居之地,那么僰人是從哪里來的,又為什么消失了呢?
《說文解字》曰:僰,犍為蠻夷。據(jù)考證僰人是宜賓及周邊生活的古代土著民族,曾與夜郎并稱。僰人以膘悍、善騎、勇武、善戰(zhàn)著稱。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雄稱霸,宜賓及其鄰近地區(qū)形成了的僰人小國,周朝時因助武王伐紂有功,被冊封為僰侯,秦朝時屬蜀郡。這一時期的考古出土文物多見青銅兵器,亦是對當年烽火亂世的映照。
△漢代出土青銅器
早期僰人的活動,在《呂氏春秋》、《史記》、《漢書》、《華陽國志》等,先秦漢晉文獻中曾被多次提及,均言辭甚簡,從隋唐起其事跡鮮見于文字。
學(xué)界有種觀點認為,僰人秦漢之際就滅亡了,剩下的是后世才有的各種蠻夷僚人,明朝那支叫都掌蠻,并不是真正的僰人。
然而專家考證都掌蠻一族,是僰人重要分支,與當?shù)厣贁?shù)民族如漢人山戎等融合,但仍保留了從湖湘一帶逆流而上的僰人最重要特征和習(xí)俗——懸棺的墓葬方式。因此都掌蠻族的墓葬也被為僰人懸棺。
早期生活在宋明時期的都掌蠻族,沒有文字,有一種奇特的習(xí)俗,當男女到十二三歲,會被敲掉左右兩穎門牙,以示成人。
據(jù)《明史》記載,明朝曾先后出兵二十余次征剿他們,到1573(萬歷元年),四川巡撫曾省吾率云貴川三省官兵近20萬人馬,歷時半年后才將其消滅,于是這支悍勇而神秘的懸棺民族,從此在戎州銷聲匿跡。
△僰王山
關(guān)于僰人人歸于何處,有著諸多說法。有種說法是一些從明軍手下逃命的,不敢承認自己是僰人,怕被追拿于是改本族“阿”姓為“何”姓了,認為本土“何”姓,就是僰人最后的后裔。
證據(jù)就在于珙縣民間有:“游倮倮,范苗子,何家掛巖子”俗語。意思是說姓游的為彝族,姓范的為苗族,姓何的為僰人(掛巖子)。
△木樁式懸棺
宜賓現(xiàn)在關(guān)于僰人的文化有不少,珙縣興文筠連均有大量懸棺,目前共發(fā)現(xiàn)312具。其中珙縣蘇麻灣和洛表麻塘壩是僰人懸棺最集中的地方,現(xiàn)存上萬個棺樁棺孔和220具懸棺。它是我國懸棺保存最完好,數(shù)量最多的地區(qū),堪稱天然懸棺葬的博物館。
懸棺葬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木樁式,即在崖壁上鑿孔插樁,將棺木置其上。二是洞穴式,先在崖壁上鑿出足夠大的洞,再把棺的一端塞進洞穴,另一端露于洞外,或橫著嵌入洞穴。三是巖墩式,即直接利用天然巖石墩和石縫放置棺木。
△巖墩式懸棺
懸棺所在的崖壁上多繪有巖畫,大部份為朱紅色,少數(shù)為白色。
1984年相關(guān)文物部門,曾對部份懸棺進行清理,發(fā)現(xiàn)隨葬器物主要為絲麻織品和木碗等,年代為宋至明代。
△懸棺中出土的紡織物
關(guān)于懸棺這種特殊墓葬形式,形成的原因一直是個迷,有宗教崇拜說,有重生說,也有僰人作為漁獵民族對洪水的敬畏之說,究竟真相怎樣,也許未來通過更深入研究會有答案。
(下圖為懸棺處崖壁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