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區(qū)。藏民族有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進藏游客應尊重。
獻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種禮節(jié)。當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獻哈達時,客人應躬腰接受;走進普通藏民的家,切記不可用腳踩門檻;要稱呼人名時,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對對方的敬重、親切。主人如請就坐,可盤腿而坐,切勿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此外,不能隨便用手去撫摸藏族人的頭頂。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會客時最主要的一種禮節(jié)。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為這樣: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寶),然后小喝一口,主人會把杯子倒?jié)M,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jié)M,這樣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馬肉、驢肉和狗肉是從來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連魚肉都不吃。因為藏族人認為狗和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驢被視為一種很不干凈的東西,也不會食用。所以,在西藏千萬不能提起吃驢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點是寺廟。目前,西藏對游客開放的很多寺廟都是藏傳佛教寺廟,藏民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所以,在轉經時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時針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轉經的時候,身后會跟著一些掛著紅綢子的羊,這種羊被稱做“放生羊”,不可對這些羊進行騷擾。同時,在寺廟佛殿之內,不可大聲喧嘩和隨意觸摸佛像,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更不能在佛殿內錄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頭是一種謙遜和尊重對方的行為,而不是對他人不敬。雙手合十表示對客人的祝福
藏族的生活習慣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
藏族之最
最早發(fā)明快餐(糌粑);
最早發(fā)明球類(馬球發(fā)明于公元6世紀);
最早馴馬養(yǎng)馬和飼養(yǎng)野牦羊(原始社會);
最早有模特(公元779年建桑耶寺時從全藏各地挑選形象俊美的男女作模特塑像);
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朝代(吐蕃王朝自聶赤贊布約公元前825至公元923年末代藏王白科贊共45朝1748年);
最早種植谷物的民族(距今5千多年就會種植粟米、青稞、麥子);
最早派留學生到國外求學深造(公元630年左右派吞米桑布札和其他青年到印度、唐朝等國留學);
最早在金沙江上架設可渡千軍萬馬的鐵索橋(公元670年吐蕃在今云南維西塔城鄉(xiāng)境內的金沙江上建鐵索橋);
最早制造彩陶并能在陶上紋飾圖案1千多種;
世界科技史上最早的藏族醫(yī)學(公元7-9世紀就有人體解剖、胚胎學、阿夏醫(yī)生用金刀給盲眼開刀、人體教學掛圖等)、冶煉技術和建筑技術(如安多和拉薩曲貢出土的五千多年前青銅器和約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7世紀間建的擁布拉崗、降巴敏久林、布達拉宮、溫鄉(xiāng)九層石墻宮等);
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像(扎西倫布寺降巴佛總高26.2米,佛手長3.2米、手指長1米);
世界上最大的布畫(布達拉、扎西倫布寺巨幅唐卡);
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格薩爾王傳》(共140多部);
世界上最古老的戲劇-藏戲(公元700多年時就有);
世界上最早的快
藏族飲食習俗有哪些?
藏族的飲食,牧區(qū)與農區(qū)稍有不同,但有共同的嗜好,都喜歡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過去牧區(qū)糧食極少,肉食與奶制品又相當匾乏,裕粑也磨得粗糙,不吃蔬菜,并視蔬菜為野草,逐水而居,飲食無定頓,饑而食,竭而飲,旺季飽食飽飲,淡季節(jié)食?,F(xiàn)在牧區(qū)生活已大有改善,看一個家庭富裕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儲備糧的多少,而不是看肉和奶的儲備量,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富足的,不稀罕?! ∧撩癯匀庀矚g用白水煮,把帶骨大塊肉放鍋里,肉煮至半熟時就可撈出來吃。吃時一手抓肉,一手握刀,把肉片下,剩下干凈的骨頭。多用胸岔肉和助條間的肉敬客。對尊貴的客人要奉敬~盤羊尾,尾捎上還要留有一塔象征吉祥的白羊毛。牛羊的頭和小腿肉留作自家食用。肩呷骨處的肉是給牙齒不好的老人吃的,假如小伙子在女朋友家吃了這種肉,即表示女方已默許了他們的婚事。
藏族代表性的食品:
青棵面,藏語叫糟粑。是將青棵炒熟后磨成的細面,色白,味香濃,外出遠行總要帶上酥油和糟粑,格粑面可直接放入口中吃,稱干惜粑。在家中吃精粑時,多將奶茶燒開后倒入碗中,加入酥油(一種土制的奶油)、奶渣,待化開后,加入格粑粉,迅速用右手4個手指將其攪拌均勻,團成一個個小團,邊團邊吃,邊喝奶茶。
古突,是藏族的年飯,在藏歷臘月二十九日吃,本意是“臘九粥”。粥由9種東西熬成:麥粒、杏、羊毛、辣椒、瓷片、內向捻線團、外向捻線團、豌豆、木炭。每種物質都有一定意義。食得羊毛者,預示來年心腸軟;食得辣椒者,嘴不饒人;食得木炭者,心黑,等等?,F(xiàn)在吃這種年飯,已不再究其原意,只不過是以此相戲,合家逗樂罷了。有些地方改用牛羊肉、面團及一些作料做成帶湯的食品。
波突,即惜粑粥。做法是將牛(羊)骨放在石臼內砸碎,加鹽、姜粉、野香草粉、白蘿卜絲一起熬湯,鋼開后放入惜粑粉,攪勻便熟。清香利口,最直做冬季晚餐,幾碗下肚,全身流暖。
扒擦磨古,原是僧人食品。做法是在碗中打兩個雞蛋,加水、鹽、野香草粉,用它和面,做成小圓塊,用水煮熟后撈出盛碗中,倒入熔化的酥油,撒進奶渣、糖、五香粉、辣椒油即可食用。
巴拉餅,原是由四川巴塘地區(qū)傳入西藏的一種大鍋盔。是用雞蛋、蘇打、糖和面,烤制的大圓餅(直徑30厘米,厚約10厘米),吃時切成三角塊。香甜松脆,耐存放。
粑羌,是外出放牧時的零食小吃。用惜粑和酒曲制成,味甜而松軟?! ≌芮肌J怯么竺鬃龀傻母尚言?,松軟不粘,味道甘酸。
烤豬肉。林芝地區(qū)盛產一種個頭小的瘦肉型藏豬,宰殺后帶皮割成兩指寬的長條,撒上鹽及作料,掛在屋頂,地上燃火,肉便成意肉,吃時肉皮朝下放柴火堆上烤熟。進餐時,多與糟粑、酥油茶一起吃。
風干牛肉,是藏族喜愛的生食牛肉。每年秋季制做,將鮮牛肉割成條,穿成串,撒上食鹽、花椒粉、辣椒粉、姜粉,掛在陰涼通風處,風干后即成,味道麻脆酥甘,酸香滿口,咀嚼時無渣塞牙。在西藏高寒地區(qū),食品不易霉爛變質,去水又保鮮,故時至今日,吃風干牛肉之風仍極盛行。
薩干察門,是一種奶制品,簡稱薩干。流行干藏東南察隅地區(qū)。當?shù)厥a“拐樹”,將樹枝去皮,取15根盤放于擠奶桶中,倒入鮮奶,拐樹枝的周圍則逐漸結出一層厚厚的奶糕,則稱為“薩于”,極鮮嫩,不可久放。將其取出與肉一起加上作料煮,則成薩干肉;鍋內加酥油,熱后放入薩干、少許糖或鹽,即成薩干湯,有補血益氣的功效;將薩干煮熟撈出,晾涼,加入辣椒、香菜、野蔥、酸奶即成涼拌薩干。薩干也可與肉一起拌餡做包子。
布魯(普魯),是年節(jié)食品。用牛奶、面粉、雞蛋、酥油調成糊狀物,發(fā)酵后,像點豆腐一樣往熱油鍋里倒,繞成一圈一圈的,炸好后又香又脆。
酥油茶。是在熬好的茶水中加入少許酥油和鹽,放酥油茶桶中攪打數(shù)次,水油交融后,倒入鍋內加熱(不能煮沸)便可飲用了。如果早晨喝足酥油茶,即使不吃午飯,也不會覺得饑渴。酥油茶是藏民時刻不可缺少的飲料。
藏族的飲料除酥油菜外,還有其他種類的茶,例如用牛奶煮的奶茶;用牛奶、紅茶、白糖熬的叫甜茶;什么輔料也不加的茶叫黑馬茶。青棵酒也是一種必備的飲料,即青棵啤酒,度數(shù)低,酒色黃綠,其味甘酸,不易醉人,一但醉了,也不易醒酒。還有一種用青棵釀制的白酒,藏民叫“阿熱”,度數(shù)很高,達65度,酒香濃烈,幾乎家家會做。
藏族的餐具是木碗和小刀,一般都隨身攜帶。吃飯時講究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
藏族待客多以酥油茶、惜粑和肉食品。以酥油茶敬客,客人必須喝3碗,第一碗不能喝盡,否則是對主人不尊重,3碗之后,如果不想再喝,可將茶渣潑到地上,否則主人會一直勸客人喝下去。有些地方,客人若無告辭之意又不想喝了,主人斟滿后,就放在那里,待告辭時一飲而盡。主人勸酒時,客人要用無名指在酒中蘸3下,向空中彈3次,祝福后才能飲下,第一碗必須喝完,再干3碗,若喝不完,主人要唱勸酒歌,歌聲一落,客人要一飲而盡,逢上節(jié)慶日,都要喝得一醉方休。有的地方作客之人要自帶干糧、餐具,主人只供給飲料。
藏民喜歡過節(jié),幾乎每月都有節(jié)日活動。例如藏歷正月初一吃卓索切瑪(是一種供品,用麥穗、炒麥花、格粑、酥油等做成),表示吉祥。正月十五洪元宵;三月一十八是“杰朵”節(jié),四月十五日是“薩嘎達瓦”節(jié)(傳說是釋加牟尼降生和淫梁的日子);五月過“瞻部林吉桑”節(jié)(又稱煙祭節(jié));七月是望果節(jié)(游田之意),乞求豐收;十二月二十九日是古突節(jié)等。在節(jié)日里定要改善飲食。
藏族不吃馬、驢等奇蹄類牲畜的肉,不吃五爪的雞、鴨、鵝及狗、兔、獺。大部分地區(qū)的藏民不吃魚和飛禽肉。凡偶蹄類的豬、牛、羊、鹿等動物的肉都吃。藏民有愛護鳥獸魚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除狼等少數(shù)危害牧業(yè)生產的野獸外,野生動物資源很少受到破壞
該答案來自南北游旅行網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