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最深刻的下午茶,是在巴斯,簡·奧斯汀的故居內(nèi),身穿19世紀(jì)服飾的胖大嬸和模樣年輕俊俏的姑娘,忙不迭地穿梭于密匝匝的小桌,為又興奮又饑腸轆轆的客人送上餐牌或者茶點。巴斯是著名的旅游觀光點,而前往二樓品嘗下午茶的百分百都是游人,故居的茶室卻營造了一種很好的居家氛圍,輕松不拘束,茶室并不大,聲音悶在里面,加上木質(zhì)樓梯,顯得熱鬧哄哄。我正要把那個帶著濃濃面粉清香的、剛烤出來的司康餅送進口,一抬頭就看到達西先生的肖像,嚇得我趕緊一口咽下去,并且順便舔舔嘴邊的鮮奶油。
要知道,英國人喝茶,可是連加牛奶的先后順序都能分出個階級,更不說泡茶也必須要是茶葉茶,并且要保溫很好的茶壺,最好有折得方方正正的茶巾包裹著的,才是喝茶的真正打開方式。當(dāng)那些混合著大吉嶺、錫蘭或者印度阿薩姆的紅茶茶葉,被放進上好的瓷茶壺里,加開水悶一悶,泡好倒進茶杯,依次加入牛奶,以及一塊塊結(jié)結(jié)實實的糖。這時候,才一手捧著茶碟,一手捏著杯耳,開始品嘗。
但是,誰說在下午茶誕生地的英國,一定要拘束的呢?如今的英國人,能用茶葉沖泡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盡管每天依然喝著5杯茶,他們的做法是,把茶包扔到馬克杯或者茶壺里,兩分鐘,有繩子的就直接提起茶包扔掉,如果沒有繩子,那就用個金屬夾子或者勺子撩起茶包。何況簡· 奧斯汀描寫的,不也正是紳士淑女們的鄉(xiāng)間生活嗎?而無論《高斯福德莊園》或者《唐頓莊園》,也都是以鄉(xiāng)間莊園作背景。
無論如何,就在那個下午,安靜的街道、熱鬧的茶室、帥氣的達西先生,以及香氣迷人的司康餅,那是美妙的回憶。據(jù)說下午茶是Bedford公爵夫人Anna Maria Russell在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發(fā)明出來的“填肚子”妙招,到了眼下,不分社會階層,“下午茶果腹”這招卻一直沒變,畢竟要提供能量(以及好心情)。
說到吃,其實茶餐分很多種,下午茶是一種,午前茶也是一種,還有比下午茶進餐時間更晚而豐盛的High Tea,這意味著,只要你喜歡,你可以從早午餐到晚餐前都一直“茶餐”,差別只在于,你是只吃司康餅,還是有更多的撻、三明治或者甜點。
下午茶是英國人的生活習(xí)慣,以至于即便是二戰(zhàn)期間的倫敦,人們經(jīng)常還會在飽受空襲之苦的時間里,躲在地下管網(wǎng)中吃一次下午茶。
所以如今,要來一場有儀式感的下午茶,大概需要到高級酒店里去,里面不僅有各種茶葉,你還很容易可以從食物上分辨出,這是英式的下午茶,或者法式、意大利式。不過除非你是典型的英式下午茶狂人,不然,大概你也會只看顏值以及口味吧,
酒店里面提供的除了“正宗”,更多還有氛圍和創(chuàng)意:就拿剛?cè)ミ^的臺北文華東方酒店來說,青隅餐廳就提供了一個讓城中名媛貴婦聚焦的下午茶場所——是的,這里是臺北名流圈的小縮影,午后時分,這里就陸陸續(xù)續(xù)聚集了人氣,同伴說,“啊,我看到莫文蔚了。”而一抬頭,卻是看到了音樂人姚謙。文華東方酒店,也許吸引名人的不僅是便捷的地理位置,精致可口的美食,還有一場場的品牌課堂:在年初,這里舉辦過主題為La Prairie魚子醬的茶宴,在5樓的文華café也舉辦過與DIOR合作的“J’adore In Joy”愉悅淡香水下午茶,眼下正是Sisley的黑玫瑰珍寵下午茶時段,當(dāng)西點主廚貴格瑞·鐸彥(Gregory Doyen)將玫瑰奶餡搭配覆盆莓果泥和杏仁海綿蛋糕置于如同黑玫瑰水凝面霜的玻璃容器內(nèi),還有放上精致玫瑰花瓣的法式費南雪蛋糕甜甜圈,那一刻你覺得自己是吃進了一個可以由內(nèi)而外美麗到底的靈藥,不僅美出了境界,連呼吸都變得帶著玫瑰氣息。那一刻我明白了為什么臺灣名媛都熱愛來這里,青隅確實給予了美人們一個真實的夢境,在酒店的玫瑰花、水晶吊燈以及絲絨沙發(fā)的包圍中,任何人都可以變得更優(yōu)雅更有氣質(zhì)。
當(dāng)然了,除了美,你還可以提升藝術(shù)和時尚品位,比如將下午茶與歌劇、畫廊或者奢侈品的結(jié)合,比如卓美亞卡爾頓酒店就與倫敦V&A博物館合作“歌劇下午茶套餐”,北京瑜舍酒店每三個月會布置一次藝術(shù)作品展,而三年前與英國香氛品牌祖·瑪瓏(Jo Malone)合作的牡丹與胭紅麂絨下午茶,也在品質(zhì)生活的群體掀起了一陣熱潮。
無獨有偶的是,深圳君悅酒店和上海靜安香格里拉酒店,都曾與三宅一生合作過,將三角、圓、方等幾何元素自由組合,在甜品上創(chuàng)造出鏡面、褶皺和磨砂等三宅一生的標(biāo)志性質(zhì)感。前來品嘗的食客不一定都提著那個皺褶包,但不無意外地卻都裝走了一肚子的茶點。
除了品位,也有小趣味。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Tosca就曾試過與意大利設(shè)計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馬戲團下午茶,將Marcel Wanders的Alessi Circus馬戲團系列餐具,餐具上菱形、圓形、條紋的圖案躍然桌上,配以顏色鮮艷的雪糕、棉花糖和雞肉腸等充滿“看馬戲必備”的甜品,充滿童真和幻想,魔術(shù)師還不時出現(xiàn),為大家?guī)眢@喜,一切安排布置得如同私家的“戲班”。而在廣州麗思卡爾頓酒店,也曾舉辦過與英國骨瓷品牌Ali-Miller合作的英式下午茶,Ali Miller是誰?一位布萊頓大學(xué)的藝術(shù)與雕塑系畢業(yè)的女設(shè)計師。憑借《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爾摩斯用這個茶壺給他的宿敵,莫里亞蒂,倒了一杯茶。這套“甜蜜家園”也因為極具英倫風(fēng)格,懷舊地印著英國的氣象圖、舊式三桅帆船,與杯壁上紅色的皇冠,相映成趣。于是,因為一出劇,品牌成為了人們熱捧的茶具。
所以很多時候,你不知道自己吃進去了皇家夏洛克、果仁瓜納哈巧克力泡芙,咬著香甜松軟的提子司康餅,還是在品嘗一種穿越了的風(fēng)情,一場下午茶帶給你的,不僅僅是肚子的飽,還可以有更多滿足。
英國人能有如此濃重的茶文化傳統(tǒng),這都要得益于他們最值得驕傲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
雖然在17世紀(jì)60年代,人稱“飲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帶動的飲茶之風(fēng)就讓英國貴族紛紛效仿,但是由于當(dāng)時的社會結(jié)構(gòu),物質(zhì)生活水平有限等因素,并不足以造成所謂的“奢靡之風(fēng)”。
而到了18世紀(jì)中后期至19世紀(jì)中后期,英國作為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源地,老牌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國家,憑借著堅船利炮,在世界范圍內(nèi)拓展殖民地、大量輸出工業(yè)產(chǎn)品、廉價進口生產(chǎn)原料,逾百年間完成了大量的財富掠奪與積累。
這就讓英國人,尤其是貴族以及資產(chǎn)階級的生活十分閑適富足,擁有了足夠的物質(zhì)基礎(chǔ),自然有了追求更高層次需求的欲望,這時的英國社會普遍醉心于精致文化的內(nèi)涵與生活品味,這一切都為精巧、充滿貴族氣息的英式下午茶的流行奠定了基礎(chǔ)。
當(dāng)然,“有錢燒的”只是英式下午茶在特定條件下流行起來的一個助推劑,而下午茶被發(fā)明的原因則讓人忍俊不禁,那就是困擾英國人已久的用餐時間問題,英國人午餐時間一般為13時,而且都以冷食為主,菜品皆是冷菜、冷肉,所以晚餐才是他們一天中的正餐,但是時間一般在晚間19:30以后??上攵?,靠著中午如同剩羹一般的冷食支撐到晚飯時間,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所以,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在一個忍饑挨餓、百無聊賴的下午,吩咐仆人準(zhǔn)備一些面包與茶用以果腹,這一舉動便算是正式發(fā)明了英國下午茶。
后來公爵夫人覺得自己一個人喝茶蠻無聊的,就邀請兩三好友共行此事,沒想到一時間在貴族圈中廣受歡迎,蔚為風(fēng)尚,下午茶這項活動就此流行開來。
物質(zhì)上的豐腴,確實造就了下午茶的流行,但說完了物質(zhì)層面,接下來我們從精神層面分析分析。根據(jù)馬斯洛需求理論,人吃飽喝足以后,接下來就想跟其他人接觸,以滿足社交需求。而英式下午茶這種招待友人共同歡聚的社交茶會就再合適不過了。
在社交需求得到滿足以后,人們需要的就是尊重,得到別人的認(rèn)同與稱贊。而每天下午的茶話會就成了名媛貴婦展現(xiàn)自己華美衣飾的最好場合。
所以,無論是在影視作品還是文學(xué)作品中,英式下午茶給我們的印象一定華麗無比:女士身著俏麗的洋裝、男士身穿燕尾服;三層架上擺滿了品類繁多的各式點心;如同藝術(shù)品一般高貴、價值不菲的茶器,從吃、穿、用到衣著、配飾乃至行為禮儀,無不極盡奢華。
可以說,英國人在這一時刻竭盡所能的展現(xiàn)著自己。為了得到別人的稱贊與尊重,不可謂用心不良苦!
可見,精神層面的高級追求,也是英國下午茶能夠風(fēng)靡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