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yōu)秀的、健康的部分。人文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guī)范。
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發(fā)表《文明的沖突》,使文明一詞突然變得重要起來。文化是一個普通大眾的日常詞匯,文明原來只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專業(yè)術語,與普通大眾毫無關系,與國際關系和未來發(fā)展更不靠邊。
什么是文明?文明和文化的關系是什么?這個問題越來越成為公共知識的重要關切,甚至成為國際關系的重要關切。即使一個企業(yè)家也不能置身度外,必須有自己的解讀,努力看懂文明和文化與企業(yè)戰(zhàn)略具有的內在聯系。文明和文化源自中國古代典籍,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元素。近代翻譯家把西方學中術的“civilization”和“culture”翻譯為“文明”和“文化”,很好的把西方學術思想和中國古典思想結合在一起。
文明與文化是含義近似的詞,有時可以互換,但又有微妙的差別,絕對不可互換。文化一詞的內涵相對比較固定,文明一詞的內涵正在發(fā)展之中,不斷注入新的含義,甚至傾注了人類的某種夢想和自豪。
西方各國對文明和文化的理解也差距很大,英法二國的文明更接近德國的文化,文化更接近德國的文明。英法把文明看得高于文化,德國把文化看得高于文明,其中的文化心理極其細微。中國人對文明和文化二詞的理解在過去更接近德國,而現在更接近英法。同時,世界學術界則更回歸中國古代典籍本來的內涵,《易經》“天下文明”的遠景越來越被期待。
文明一詞經歷了三次語義的重大升級。第一次只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專業(yè)術語,是指原始部落從散居發(fā)展出古代城市及其物質遺存,第二次升級是生活中使用刀叉、手帕、痰盂等而產生的衛(wèi)生習慣的提升及其行為的優(yōu)雅和禮儀,現在正經歷第三次升級,人們更多的從歷史長河來看待文明——人類精神成就和物質活動的頂層設計和產生的結果。
文明一詞的第三次升級已經傾注了人類的偉大夢想和對未來發(fā)展的預期,這不得不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成為理解今天發(fā)展戰(zhàn)略的基礎視角,甚至已經成為各國角逐的參考系,而不再是冷冰冰的考古學專業(yè)術語。文明內涵三次升級的同時,文化卻逐漸退居較低層次,指各種非物質的愛好和習俗的點點滴滴。
文化一詞被泛化和低俗化是一種新的趨勢,文化一詞的純潔性正經受大眾的考驗,脫離文明的文化越來越沒有吸引力。文明具有越來越多的規(guī)則性和發(fā)展軌跡,越來越多的可預測性,而文化則呈現更多的自由和絢麗多彩。二者應該是很好的結合,把文明和文化統(tǒng)合起來考量顯得日益重要。
在發(fā)展文明內涵的同時,文化的內涵必須保持它的個性化和優(yōu)雅情調。文明是骨架,文化是血肉。我們似乎認為,把文化看得更重要的國度更重視傳統(tǒng),把文明看得更重要的國度更重視進步。
文明一詞越來越熱,這是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發(fā)表《文明的沖突》引起的。什么是文明?文明與文化的區(qū)別是什么?
《文明的進程》一書的德國作者諾貝特·埃利亞斯說,自古以來很多哲學家對文明一詞下過不同的定義,達到300多種,但沒有一種定義能夠反映文明的本質。
文明和文化是中國的固有概念,西方文化的傳入和翻譯又賦予這二個固有概念更豐富的內涵。文明一詞出自《易經》(尚書也出現過)乾卦·文言:“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古代圣人認為宇宙中有一條真龍在變化,這條龍最初潛藏在深淵中,沒有顯露出來。這個時候是第一階段:“潛龍勿用,陽氣潛藏”,雖然沒有顯露真容,但蘊藏了生命力(陽氣),等待勃發(fā)。在摩根看來這是蒙昧野蠻時代,非常低級。但中國圣人對此一往情深,因為它有輝煌的未來。
果然,第二階段就是“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真龍開始登上陸地,整個天下一片光明。比喻人類登上歷史舞臺,展示智慧的光明。如此用詞,可見哲人內心的喜悅。
文明由“文”和“明”二字組合而成??鬃訒r代,人們還是使用單字為主,道德是道和德二個字,鬼神是鬼和神二個字,陰陽是陰和陽二個字,不可讀為一個詞組。但《易經易傳》已經出現部分組詞,文明就是其中一個。要理解文明這個組詞,就要理解文和明二個單字。
《說文解字》:“文,錯畫也,象交文?!蔽木褪且环N圖像,玉表面交錯的紋理,非常美麗,而且能夠從表面深入內部。讀懂表面的文就能夠洞察內部的文,因為紋理是一致的。天文就是天的紋理,人文就是人類社會的紋理,紋理即文理。文就引申為美麗、延續(xù)性、內在、優(yōu)雅、修飾、修養(yǎng)等美好的內涵。
在謚號中,文是最高貴的謚號。周文王是第一個謚號為文的君王??鬃釉诳锏嘏R難,命在旦夕,于是說:“文王既歿,文不在茲乎?”周文王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文明,文王死了以后,文明傳承的接力棒不是交給我了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上天將要毀滅(華夏)文明的話,后代子孫就必然會永遠失去文王傳下來的偉大文明(我今天必將死于匡人之手)。如果上天不會毀滅(華夏)文明的話,匡人沒有能力殺死我。
孔子的意思是上天把周文王傳承的(華夏)文明的接力棒交給了我,惡人是殺不死我的。如果我被殺死,說明偉大(華夏)文明就要終結了??鬃佑纸忉屃恕懊鳌保骸胺虼笕苏撸c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賁卦),修養(yǎng)最高的圣人匯聚了天地之德,又統(tǒng)覽了日月的光明。明是日月的光明,代表宇宙中全部的光明。
老子說“知常曰明”,把明視為宇宙的真常之道。文和明二字組合為文明,宇宙的法則、宇宙的美麗、宇宙的光明帶來的人性優(yōu)雅、修養(yǎng)、溫柔。文明與暴力野蠻正好相反??鬃邮堑谝粋€明確把自己的使命與(華夏)文明緊密聯系的思想家。
最精辟的文章出現在《賁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文化、天文、人文全部呈現出來。賁是使其美麗,即裝飾的意思,卻引申出文明的深刻思想。
王弼作注:“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边@個注解比今天文明的300多個定義更為精辟。魏王弼生活于公元3世紀,只活了24歲,卻注解了《易經》、《道德經》、《論語》三部中國文化代表作,而且他的注解十分深刻。
玄學創(chuàng)始人何宴看了青年王弼的《道德經》注后,就停止了注解《道德經》,因為自己無法超越。從王弼對“賁卦”的注解,可以看到天才少年對文明的理解超越了無數后世的大名鼎鼎的學界泰斗。
文明就是使世界更美麗,不用暴力,而是用文明的光輝感化世人,達到天下和洽的美好狀態(tài)。賁卦的彖(tuàn)辭(斷辭,即法官的判決書)說:“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占卦占到賁卦,非常美好,因為用柔來覆蓋在剛之上,使有彈性,柔和,人類如能如此,必然其樂融融。在文明社會,每個人都要顯示內心本具的柔性,這樣人類文明就能延續(xù)。
王弼又注:“觀天之文,則時變可知也。觀人之文,則化成可為也?!比宋木褪侨祟愇拿鳎宋膹哪睦飦??從觀察天文而來。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天文首先產生了寒來暑往,四季變化,正是四季變化,使萬物欣欣向榮,人們安居樂業(yè)。天文用最微妙的變化來成就宇宙中一切,大地及依附大地的人類知道春耕夏種秋收冬藏,都是響應天文的號召。所以人文來源于天文,這就是人文的重要性?!盎煽蔀椤币徽Z對人類文明必然解決各種挑戰(zhàn)給出了堅定的答案。
賁卦的象辭說:“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蓖蹂鲎ⅲ骸疤庂S之時,止物以文明,不可以威刑,故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闭钾哉嫉劫S卦,君子認真處理好政務,但不敢判決犯人。判決犯人被認為是威刑,不是文明。這對于那些認為刑法無所不能的觀點是一種堅決的駁斥。
賁卦的卦象是山下有火,人類社會出現文明的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站在山上,看見山下有火光,就想到了人類文明,這樣的聯想力真是驚人。
《易經》是以華人祖先豐富的聯想力為基礎的,把任何一個卦象看成某種暗示甚至是啟示。今天的文化學者不可能再有如此的聯想力了。這是占卦時代的特征。
從《易經》的乾卦和賁卦,還有王弼的注解,我們知道祖先對文明的定義是,宇宙是有文明的,人類文明來源于宇宙文明。文明的主要特征就是利用感化的內在力量來實現社會的美好愿景,而不是用暴力的手段。
賁卦把文明視為柔性的力量,附著在剛性力量之上,發(fā)揮不可思議的作用。讓人的內心受到文明之光的照耀必然促進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實現人類的偉大目標。
文化就是文明之光照耀之下,人性受到柔性力量的鼓舞,潛移默化,徹底改變,從而實現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轉變。中華先祖的文明觀和文化觀具有豐富的內涵,今天依然具有極大的思想光輝。
理解了中國古代典籍的文明和文化的內涵,再來看西方人是如何使用文明和文化二詞的。今天的文明是英文civilization一詞的翻譯,文化是英文culture一詞的翻譯。西方學者描述人類現象時經常使用這二個重要概念。
上個世紀初,西方文化和科學快速傳入中國,這二個概念十分引人注目。如何翻譯這二個重要概念呢?早期翻譯家就從中國古代典籍《易經》中找到了文明和文化二個詞來翻譯,十分傳神。由此還引申出天文、人文等概念。
中國古代沒有文化這個詞,這是由賁卦“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詞轉化而來,是指文明的作用能夠感化天下所有人。
十九世紀的人類學家摩根把人類發(fā)展分為蒙昧、野蠻、文明三個時代,今天人們心目中的文明正是與蒙昧野蠻相對比的高級生活形態(tài)。
英文文明(civilization)是從希臘文civis(城市)一詞轉化而來,文明的主要特征是城市的出現。城市的出現證明較大數量的人口和較完備的組織能力和法制體系的確立。
以城市出現來定義文明是最初的意義。古代出現過很多輝煌的城市,這些城市雖然都不復存在,但遺址還在,通過考古可以獲得大量的物質見證和遠古生存信息。這樣使文明一詞具有物質化的傾向。
文化一詞來源于拉丁文cult,即栽培之意。很顯然,文化(culture)與有教養(yǎng)聯系在一起,有文化的人就是有教養(yǎng)的人。歐洲社會中層階級通過使自己變得有教養(yǎng)而逐漸被上流社會所接納,教養(yǎng)可以提高自己的社會認可度,改變自己的社交圈子,而且直接影響婚姻和職業(yè)晉升,更能獲得榮譽感,甚至改變家族的命運。
文化一詞具有更多的精神氣質,具有哲學、藝術、道德等諸多內涵,而文明具有更多的歷史物質遺存的內涵。這樣看來文明和文化沒有可以混淆的地方,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文明一詞具有的物質性來源使它一直局限在考古學領域而不受重視,而文化一詞所具有的精神氣質使它備受歡迎。但人類學家摩根《古代社會》用文明時代對比蒙昧時代(stage of savagery)和野蠻時代(stage of barbarism),一下使文明一詞高尚起來,甚至有超過精神氣質極強的文化一詞的趨勢。
在摩根這里,文明是一種遠遠高于蒙昧和野蠻時代的人類社會的高級形態(tài),這個含義是城市化這個原始含義引申出來的,而文化只是個人的教養(yǎng),二者的地位發(fā)生了逆轉。
按摩根的分類,歐洲、亞洲早就進入文明時代,歐洲各國和亞洲各國都是文明國家,但他們的文化千差萬別,這又意味著什么呢?
摩根給我們帶來了難題,從此之后,人們不知道如何使用文明和文化二個本來不混淆的概念。是文化高于文明,還是文明高于文化?是文化更具有重要性,還是文明更具有重要性?
歐洲各國的發(fā)展進程不同,重視的側重點也不相同。注重文化傳統(tǒng)的德國人與更具革命性的法國人對文明和文化的看法正好相反。在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和英國人文主義者走得很近,幾乎不分家,英國人對文明和文化的看法站在法國人一邊。
我們暗暗覺得,把文化看得更重要的國度更重視傳統(tǒng),把文明看得更重要的國度更重視進步。如果這樣理解的沒錯,就很好理解德國人與英法之間關于文化和文明何者更重要的分歧。
諾貝特·埃利亞斯說:“‘文明’一詞的含義在西方國家各民族中各不相同。首先,這個詞在英法兩國和在德國的用法區(qū)別極大。英法兩國這一概念集中表現了這兩個民族對于西方國家進步乃至人類進步所起作用的一種驕傲;而在德國,‘文明’則是指那些有用的東西,僅指次一等的價值,即包括那些人的外表和生活的表面現象。”
歐洲上層社會用這二個詞來表達自己比普通人具有的優(yōu)越性。作者集中要告訴讀者的是,德國人與英法二國對文明和文化二個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而且大部分情況下是相反的。德國人把文化作為最高等級的概念,把文明作為次一等的概念,僅指生活的外表,而把文化作為深刻的精神內涵和自豪感的來源。英法二國則用法相反。
德國人對文化(Kultur)一詞的崇敬與德國哲學之父康德有極大的關系。社會在急劇發(fā)展變革中,產生了文明和文化二個概念的某種對立??档旅翡J的感覺到這一點。他說:“我們通過藝術和科學達到了很高的修養(yǎng),我們太文明了,以至于繁文縟節(jié)成為了累贅?!?/p>
“很高的修養(yǎng)”正是康德心目中的文化,另一方面,康德卻把文明與繁文縟節(jié)聯系起來??档率堑赖侣闪畹奶岢撸诨浇绦叛鲈馐軟_擊的時代,康德高舉道德律令的大旗來拯救社會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內在的自覺,聽從自覺的道德律令發(fā)出的指令,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的共同標準。所以康德說:“道德觀念屬于文化范疇”,這是他對文化一詞的高度贊美,而對文明一詞明顯帶有譏諷。后來的德國文化界繼承了康德的定義。到了一次大戰(zhàn)以后,德國人找到了厭惡文明一詞的新理由,因為英法以文明的名義聯合起來對抗德國,并打敗了德國。
回顧了文明和文化概念在各國的演化,對比中國古代的文明和文化內涵,就發(fā)現翻譯家很高明,很好的溝通了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學術思想。但研究中國古代典籍發(fā)現,古代典籍的“文明”和“文化”內涵極為深刻,表達了人文主義的無比崇高和人類能夠達到的最高成就,二者之間并沒有英法和德國的種種矛盾。
文明一詞的內涵近幾百年一直在演化中,集中表達了人類的自豪和成就感,表達了人類必將沖破一切障礙到達光明的彼岸。文明一詞從考古學家的專業(yè)術語演化為大眾的語言,它不僅指城市的出現和遺存,不僅指個人衛(wèi)生習慣和排隊、微笑、禮儀,而且指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能夠達到的最高成就。今天人們使用文明一詞,含有代表更高的發(fā)展階段的實質內涵。
今天中國人用文明一詞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生活行為的優(yōu)雅得體到自我完善的轉變,以及對一個國家和人類的共同命運的關注和偉大愿景。文化一詞僅指相對低一等的生活修養(yǎng)和各種非物質愛好。全球文明有更多的一致性,而文化則多姿多彩。各國的美味佳肴都很可口,服裝絢麗多彩,歌舞婀娜多姿,但文明的架構力、經濟和科學的組織力更趨于一致。
1961年版《法國大拉羅斯百科全書》解釋“文明”為:“一指教化;二指一個地區(qū)或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精神、藝術、道德和物質生活的總稱”。
1973年版的《大英百科全書》解釋“文明”為:“一種先進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個歷史階段顯示出來的特征之總和”。
1979年版原聯邦德國《大百科全書》解釋“文明”為:“從廣義來說,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風尚,從狹義來說,指社會脫離了人類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后,通過知識和技術形成起來的物質和社會狀態(tài)”。
這些定義充分反映了英法二國與德國對文明和文化的不同理解,但也都缺乏了文明一詞最深刻的內涵。這一內涵正在發(fā)展中,人類要把心中的光榮夢想和自豪賦予在這個偉大的詞匯中,而不是局限在早先的使用刀叉、手帕,客廳放一個痰盂這類優(yōu)雅生活的點點滴滴。
人類想留下光榮的足跡,供后人甚至外星人瞻仰。人類想把自己曾經的成就留給后來者,但最想留下的不是瑪雅神廟、巨石陣這類物質遺跡,而是我們偉大的情懷和在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無限樂觀。更重要的是人類的偉大合作精神、彼此理解和架構精神世界、規(guī)范現實世界的能力,同時還包括建立在全球合作基礎上的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造力和經濟活動的組織力。文明一詞更重視人類活動更多的公平性和持續(xù)性。
摩根《古代社會》和亨廷頓《文明的沖突》正在改變文明一詞的原始內涵,而與中國古代典籍的“天下文明”概念越來越接近。繞了一大圈,整個學術界中文明一詞從城市化及其遺跡(第一步)、衛(wèi)生習慣、禮儀(第二步)逐步上升為人類的偉大成就、自豪感和合作精神(第三步)這一無比崇高的精神內涵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