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范曾的畫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在北京琉璃廠中國藝苑畫廊勤工儉學,當時店里掛著一些當代知名畫家的作品,記得有李苦禪,徐熙,也有范曾的一幅四尺《鐘馗》,那時普通人都是只看不買,只有來了港臺或是日本的旅游團,店員們才熱情推銷。
范曾大學階段學的是中文,有很深的古典文學基礎,這對畫國畫是很有幫助的,最初畫畫只是業(yè)余愛好,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作品得到郭沫若的賞識,于是范曾轉入中央美院學習國畫。其繪畫特點是精于白描,擅長表現(xiàn)古代人物,筆下的鐘馗,老子等栩栩如生,風格獨特。
對范曾及其作品的爭議大概有以下幾點:
1. 銷量,據(jù)傳范曾的畫一年要賣出幾萬張,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再怎么勤奮也不可能達到這個量。有說是流水作業(yè)畫的,有說是學生代筆,畫的真?zhèn)?,是否是范曾本人的原?chuàng)應該是爭議的焦點。
2. 評價,一些知名人士對他的評價普遍不高,如沈從文,李苦禪。當然也有對他評價很高的,如季羨林,楊振寧等。
3. 畫展,近幾年每年的春節(jié)期間榮寶齋都要舉辦范曾畫展,從新聞圖片上看人們一大早就在門外排隊,那場景就像超市促銷賣雞蛋,據(jù)報道每年都是搶購一空,讓人不敢相信,用一句俗話說就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對于畫家以及他的作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參與討論。